您现在的位置:都市建设网 正文
  亚残会目前正在中国杭州如火如荼的进行之中。无障碍环境建设是残疾人权益保障的重要内容。它为残疾人群体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在杭州亚残运会的举办过程中,赛场内外的贴心细节让残疾人真切感受到了杭州亚残运会的专业水准和贴心服务。在无障碍环境建设方面,无障碍坡道、无障碍电梯、无障碍洗手间等设施的设置,为残疾人提供了更加便捷、舒适的生活体验。这些细节的设置不仅体现了杭州亚残运会的专业水准,更展示了杭州亚残运会对残疾人群体的尊重和关爱。在杭州亚残运会的举办过程中,处处体现了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用心和贴心。

  改善残疾人的竞技比赛和观众的观赏体验。

  杭州奥体中心体育馆的场地条件令人印象深刻,这里的女子轮椅篮球运动员黄晓连在比赛中的表现格外流畅自如。

  “杭州奥体中心体育馆建设时充分考虑亚运会和亚残运会的竞赛、观赛需求。”杭州奥体中心体育馆运行团队竞赛综合事务主任朱怿之介绍。杭州亚运会结束后,场馆快速开展转换工作,“为方便轮椅篮球运动员赛时行动和赛后休息,场馆对运动员下车区至赛场及更衣室的路线进行了无障碍改造,增加坡道,调整更衣室设施高度。”

  据了解,杭州亚残运会共设置8个赛区,共有19个竞赛场馆,其中17个由亚运会竞赛场馆转换而来。带有盲文按键的电梯、“听声辨位”的无障碍洗手间、导盲犬休息的特别区域……在竞赛场馆里,暖心的设置随处可见。杭州亚残运会主新闻发言人陈卫强表示:“从场馆入口到各个功能区都已实现功能完善、安全舒适的无障碍环境建设。”

  此外,杭州亚残运会各场馆团队原则上沿用亚运团队,并根据需要新增部分专岗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特殊设备使用、助残礼仪与技巧、颁奖流程等方面的培训,确保赛事顺利进行。杭州亚残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副团长赵素京表示:“‘两个亚运、同样精彩’,是杭州亚残组委会给全体参赛人员的承诺,落实在赛事筹备的每一个具体行动中。”

  打造安全、舒适的亚残运之家

  杭州亚残运村内,一处处设计不仅贴心,而且暖心。

  餐厅走廊的墙边安装了高低扶手,墙上张贴了盲文标识。餐厅内,放餐区的高度也有所调整,方便坐轮椅的运动员取餐,同时待取用的菜品也会预先装盘,方便人们拿取。轮椅就餐区特制桌椅加宽加深的设计,使运动员的就餐空间更加宽敞、舒适。

  为了给运动员带来更加舒适的居住体验,杭州亚残运村设置了约1100个无障碍床位,还设置了轮椅充电桩、辅助器具维修中心等配套服务功能区。“此外,居住区内设置了盲文提示、位置示意图,各楼栋和区域的出入口专门安装了坡道。”亚残运村物业与信息技术中心副主任余佳说。

  在运动员房间内,多个紧急呼救按钮以及防撞条、圆角家具、无障碍卫生间等,让居住环境更加安全、舒适。卧室区域,可进行高低调节的床位,为运动员上下床铺提供便利。此外,针对部分日常起居需要陪护的运动员,杭州亚残运村为他们配备了陪护床。

  杭州亚残运村相关负责人表示,会持续做好无障碍环境打造工作,全力以赴为亚残运村民打造一个安全、舒适的亚残运之家。

  优化城市无障碍环境

  “杭州的无障碍环境一步步完善,社会对残疾人越来越友好,我感到非常高兴。”杭州市民张女士说。

  张女士常年需要坐轮椅出行,随着杭州市无障碍环境不断改善,她外出活动的热情更高了。“日常出行既可以乘坐地铁,也可以选择无障碍公交车、无障碍出租车,出行体验越来越好。”张女士说。

  在杭州市临平区一家商场内,客服台上摆放着电子手语词典,台侧放置着可供租借的轮椅。商场各处,无障碍电梯、无障碍标识等一应俱全。杭州市无障碍环境的打造,为残疾人的生活提供了便利。

  据了解,近年来杭州市大力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全市共改造提升无障碍点位和重要公共服务场所14万个,其中全市提升城市道路75条段、盲道3000多公里、缘石坡道2.9万处、城市人行天桥地道50座、无障碍公厕1600余座、公交站台3500余处,还设立380个手语无障碍服务点,推出数百辆无障碍巡游出租车,打造了以西湖、良渚、运河等世界文化遗产为主的5条无障碍旅游线路。这些举措使得杭州市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不仅提高了市民的生活质量,也为特殊人群提供了更加便利和舒适的生活环境。据了解,截至2021年底,杭州市已累计创建无障碍社区202个、无障碍单位432个,无障碍服务对象达56.8万人。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